|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广告
信息搜索

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经济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www.chinabidding.org.cn) 第【2005】号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31日

所在地区: 国内
所属行业: 工程
项目内容:
 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经济
2015-08-31
 
过去几周,西方有媒体将中国股市下跌、货币贬值等短期经济波动现象选择性地拼凑到一起,对中国经济不断发出担忧的声音。然而,更多国际舆论和经济学家认为,观察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不能只看短期表现,更要看长期态势。中国的一系列定向调控举措效应正不断显现,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相信中国政府有智慧、有能力在复杂形势中掌握主动权,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在近日会晤时表示对中国经济有信心。默克尔说,中国的股市波动不会造成长期影响,相信中国会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经济。中国对欧盟所有成员国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伙伴。“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恪尽职守,中国将对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正如它在欧元区危机中的表现一样。”奥朗德表示,中国是个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拥有可观的资源。针对股市短期波动,他表示,中国将会找到适宜的对策,全球经济的增长将不会受到波及。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雷德·伯格斯滕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股市最近波动较大,但同中国整体经济运行关系不大。股市本来就是有涨有跌,波动属于正常现象。“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如果按每年增长7%左右的速度,中国经济至少还能增长10年。”他表示,人们最关心的不是股市波动,而是中国政府如何应对,这关系到中国的经济改革、金融改革能否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
  伯格斯滕说,中国经济过去保持两位数增长,这种速度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过去的发展模式主要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这也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中国政府现在推行促进消费、扩大服务业、增大投资国内市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这些都是很正确的战略,中国政府需要坚持做下去。“无论改革,还是转型,都需要时间和耐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后取得成功。”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智库欧亚研究中心首席顾问约翰·法诺对本报记者说,观察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不能只看短期表现,更要看长期态势。最近中国股市虽然比较低迷,但中国实体经济依然稳定增长,只要这个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就是良好的。从长远来看,世人更应该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逐渐发挥效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大为增强,相信中国经济将走上更加平稳、高效的发展道路。”他认为,对中国经济目前出现的波动给予关切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担心是不必要的。
  巴西BWP亚洲贸易咨询公司分析师弗拉迪米尔·波马尔认为,人民币汇率下跌和中国股市的波动并不意味着中国深陷危机,也不应过分担忧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政府能够对金融体系实行强有力的监管和调控,这是稳定市场的关键。过去30年,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一直存在,但中国却保持了高速发展。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在预期之内,7%左右的增速仍在合理区间。从近期经济数据来看,中国整体经济状况仍然向好。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当下,两国可以探索更多的合作机遇。
  韩国前总统经济助理、仁川才能大学副校长金容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中国股市下跌,让部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心下降,的确是个问题。但要认识到,过去二三十年间,中国经济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然而中国在不断发展,自身条件愈发优越,市场环境自然发生变化,进入了新常态。他认为,随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走向成熟,中国经济体系将更为完善。
  德国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世界报》不久前对169名企业负责人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中国经济减速不会对德国经济发展构成威胁。近52%的人指出,在中国发生的股市波动不是崩溃,而只是“股票交易估值的正常化”。
  日本《每日新闻》29日刊登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筱原尚之的采访。筱原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并没有大的变化,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向中速的转变过程中。中国政府正努力化解过剩投资,实现以内需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日本经济新闻》当天刊登了采访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芝加哥大学教授奥斯坦·古尔斯比的内容。奥斯坦·古尔斯比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他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中国消费者已开始将钱用于医疗、教育、金融服务等领域。中国经济最终将会完成从依靠出口和投资转向内需主导的转变。(记者 管克江 王如君 任彦 索泓依 陈尚文 刘军国)


    来源: 人民日报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备注: 有意向的供应商可上网注册成为企业会员(会员在线浏览所有采购招标文件),进行预览招标文件。
详情咨询电话: 010-68282024 63486848 83684022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www.chinabidding.org.cn)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相关项目:
各地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025/7/4
各地稳步推进重大工程建设2025/6/27
特种树脂及其衍生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2025/6/23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二期工程获批立项2025/6/20
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稳步推进2025/6/3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5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