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广告
信息搜索

严防公职人员“乔装改扮”插手企业招投标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www.chinabidding.org.cn) 第【1333】号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2日

所在地区: 国内
所属行业: 商务科研服务
项目内容:
 严防公职人员“乔装改扮”插手企业招投标 
在6月9日黑龙江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该省省长陆昊提出政府公职人员四个“一律不许”。四个“一律不许”中,不许插手企业的招投标行为首当其冲。(据6月10日人民网)笔者认为,严防公职人员“乔装改扮”插手企业招投标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当成为四个“一律不许”实施细则里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家、地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全国通过招标节约的建设投资约在10%至15%左右,工期缩短约10%。但是,由于招投标工作全程环节多,参与面广,一般又涉及国家及地方工程建设领域等重大项目,因此成为腐败现象多发的高危地带。为此,还在2010年出台的《廉政准则》中就明确规定,公职人员禁止在经济实体或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兼职取酬。而就目前来看,公职人员“乔装改扮”在企业招投标活动中“登堂入室”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公职人员的对外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职人员以建造师身份“登堂入室”。有的公职人员不好好履行岗位职责,因为取得了建造师资格便时时以建造师身份参与企业招投标活动,并从中获取报酬。由于在核实建造师资格时,只需检查证件而无需对其是否是公职人员进行确认,因此这些拥有建造师资格的公职人员就蒙混过关参与其中。二是公职人员委托其亲人蜜友从旁“勾兑”。对于那些没有建造师资格,而又在投标、评标、定标与合同签定等环节中掌握一定话语权,又想插手招投标从中获利的公职人员,自己不好出面直接从中谋利,就通过亲友、秘书等特定关系出面授意或暗示,比如通过打电话、吃饭、娱乐等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十分隐秘,无据可查,基本可以做到“天衣无缝”。三是公职人员为利益人出谋划策钻“空子”。有的公职人员,因为掌握了内部信息资源,就与投标人或者招标代理机构串通一气,为其想办法、出主意,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有的还鼓励其捏造竞争对手的“绯闻”,让竞争对手防不胜防,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于这三种隐蔽性较强势插手行为,可采取禁止公职人员考取建造师资格证、提升公职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招投标内部监管、一经发现严惩不贷等多种方式避免。同时,实行网上电子标书、到竞标当天再审查资格等制度的建全和完善也将增加违规难度,让招投标更加趋于公开化、透明化和市场化。    来源:中国招投标协会    作者: 

声明: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备注: 有意向的供应商可上网注册成为企业会员(会员在线浏览所有采购招标文件),进行预览招标文件。
详情咨询电话: 010-68282024 63486848 83684022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www.chinabidding.org.cn)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相关项目:
商务部等24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的通知2021/10/20
黑河干流2020~2021年度关键调度期第二次集中调水结束2021/8/12
2021年3月份全国彩票销售情况2021/4/30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15亿元 2021/4/23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办理外商投资项目《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的通知 2021/3/24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5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