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监管局:“三聚焦”推进资产评估检查工作提质增效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3日 08:24
安徽监管局:“三聚焦”推进资产评估检查工作提质增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财政部强化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要求,安徽监管局坚持以“三聚焦”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资产评估检查工作提质增效。
一、聚焦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
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构建高效协同的组织保障体系,为资产评估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凝聚行动共识。组织检查组成员深入研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与核心要求。通过集中座谈交流等形式引导干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体系。局党组高度重视资产评估检查工作,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检查组组长。在进点见面会上进行动员部署,明确检查目标、重点任务与纪律要求,压实各方责任。检查过程中,局领导多次听取汇报,研判检查难点。现场检查结束后组织开展合议,保障检查证据严密、定性准确,有力推动检查工作高效开展。三是党建引领赋能,推动深融共进。积极发挥党支部在专项检查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成立临时党小组,把组织建在项目上。鼓励党员在检查一线担当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针对遇到的复杂问题和专业技术难题,组织党员小组开展专题研讨与技术攻坚,实现党建工作与检查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以党建引领检查质量全面提升。
二、聚焦监督效能,创新工作方法
坚持以提升监督效能为目标,注重在检查方法、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等方面推陈出新,通过科学统筹和精准施策,全面提升检查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优化检查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工作机制,明确各阶段时间节点,实现对检查进度的动态控制和全程跟踪。根据检查组成员专业背景、技术特长,实施差异化分工,做到人岗相适、责任到人。通过优化流程、明确分工,着力塑造“快、准、实”的工作作风,显著提升检查工作的响应速度与执行效率。二是创新检查方式,强化非现场与现场协同。针对资产评估机构业务类型复杂、资料繁多、专业性强的特点,积极探索“非现场+现场”相结合的检查模式。检查前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视频会议、资料电子化传输等方式开展初步问询与数据收集,锁定疑点领域,明确现场检查重点。现场阶段则集中力量对关键环节、重要项目进行深入核查,实现精准发力。该模式不仅节约行政资源,也减轻迎检负担,提高了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构建导向机制,系统推进检查。以“问题—目标—责任”三大导向为核心,系统构建贯穿检查全过程工作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行业特点和以往监管经验,精准识别评估机构在执业质量、内部治理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落实目标导向,根据机构业务规模及等级,量身定制检查方案,避免“一刀切”;强化责任导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确保问题查处到位。
三、聚焦纪律建设,筑牢廉政防线
高度重视检查队伍纪律建设和廉政管理,坚持严字当头、全程管控,不断增强检查人员的规矩意识和底线思维,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财会监督队伍,切实维护监管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一是加强纪律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在检查启动前,专门组织召开纪律教育会议,集中学习检查工作纪律和保密规定,重点强调“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等硬性要求。通过案例教学、廉政谈话等方式,增强全体参检人员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保密意识,督促大家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确保检查工作依法依规、客观公正。二是强化过程控制,构建闭环监督。实行检查前承诺、检查中管控、检查后追溯的闭环监督模式。进点前,所有检查人员均须签订《保密承诺书》和《廉政承诺书》,主动接受监督。检查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化检查流程,落实“日碰头、周汇报”制度,定期汇总情况、研判问题,对于重大事项和疑难问题按规定程序及时请示报告,通过强化过程控制,最大程度提升检查质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