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信息搜索

怎样做好电梯安全监管工作?贵州黔南州征求意见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6日 09:10

怎样做好电梯安全监管工作?贵州黔南州征求意见


黔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黔南州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的公告(以下简称《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8月23日至2025年9月5日,全面降低电梯故障、杜绝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乘梯、放心乘梯、舒适乘梯。从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等单位,全面落实电梯监管责任。

关于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征求意见》列出以下责任:

1.加强电梯使用单位的监管。一是全州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督导使用单位做好日常巡检工作,确保电梯门故障、轿厢异常抖动、“滑梯”等常规问题能早发现、早排除,杜绝小患酿大;二是全州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督导电梯使用单位监督好电梯维保行为,检查电梯管理人员监督维保行为的情况,杜绝监督流于形式;三是全州各级住建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费+维保费”进行分账管理,2025年底前,全面实现物业即时向小区居民公布电梯维保合同和维保费用的收支情况。

2.加强电梯维保行为的监管。州内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查严管维保乱象。一是强化维保质量。2025年底前,全州层面联合黔南州电梯行业协会或者州外行业协会开展一次维保资质审查,不满足获证条件的,依法处理,有关情况推送至物业和业主。二是强化优胜劣汰。市场监管联合住建、社区、电梯行业协会等单位,2025年底前,鼓励每个住宅小区(特别是投诉较多的小区)督促物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聘用社会反响良好的电梯维保单位,或者同时聘用优质维保单位和其它维保单位进行良性竞争,以便业主和物业将电梯故障率、困人率、维修率、应急救援服务等对比后作为择优续约的考量。三是强化执法查处。2025年起,对在用电梯故障率高被群众反复投诉等情况,积极协调电梯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核实工作,对核实为虚假维保、无证挂靠、以修代保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进行严厉查处。四是强化联合惩戒。将维保企业行政处罚、事故责任追究、提供虚假许可信息等失信记录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3.加强部门齐抓共管。一是信息共享。2025年起,州内各行业主管部门、基层政府、社区日常要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电梯管理信息,住建部门、其它行业主管部门要将电梯管理情况纳入物业企业或其它电梯使用单位的考核体系,对其失职行为即时进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移送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处罚。2025年底前,通信管理部门要全面推进电梯轿厢内通信信号全覆盖工作并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通报推进情况。二是问题共商。2025年起,州内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同级相关部门每年进行一次以上的电梯安全工作会商,针对电梯安全监管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发挥齐抓共管效能。三是问责共行。市场监管、住建、其它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作风整治工作,及时向纪委监委移交全州电梯运行安全管理职责过程中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推动基层政府、相关单位认真履职。

黔南州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管理,推动全州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电梯多元共治格局,全面降低电梯故障、杜绝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乘梯、放心乘梯、舒适乘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物业管理条例》《贵州省电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有关规定,结合黔南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强化政府主导职能

(一)强化县级政府的组织领导

1.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梯管理工作的领导,2025年底前,建立健全电梯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电梯监督管理职责,协调解决电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如住宅电梯出现无物业管理、无维护保养、无维修资金情况以及其它重大事故隐患时,要及时组织专题研究),落实整改责任和资金安排,支持老旧电梯更新和步梯住宅加装电梯,并给予资金补助。

2.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住宅电梯管理的统筹协调,2025年底前,搭建住宅电梯多元共治网格平台,建立由市场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管理机构)、村(居)民委员会、义务监督员组成的住宅电梯管理网格,将电梯监管责任明确到人、覆盖到所有电梯,并将监管人员信息和投诉电话在电梯轿厢内公示。要客观研判本地特种设备工作形势,加强对市场监管特种设备岗位人员编制的倾斜。

(二)夯实基层政府属地管理责任

1.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及时上报住宅电梯安全隐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住宅电梯事故调查处理、隐患整改、日常监督检查等安全管理工作。配备电梯协管员,负责组织指导电梯的日常巡查,宣传电梯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同时,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开展住宅电梯管理工作。

2.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协调、解决住宅电梯使用安全引发的矛盾纠纷。住宅电梯无使用单位的,电梯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督促房屋所有权人落实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未落实期间,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管理机构)代管。

二、发挥部门协同作用

(一)切实厘清监管职责

1.全州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协调解决电梯监管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根据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报告及时对电梯问题频发、矛盾突出的属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约谈。

2.全州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全面落实电梯安全监管职责,对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实施监督检查,加强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电梯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指导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牵头相关部门定期开展电梯安全的会商、联动、调度以及配合开展考核等统筹工作。

3.全州各级住建部门监督建设工程中电梯选型配置的设计审查,负责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土建工程的质量监督,督促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履行电梯安全主体责任,会同相关部门负责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监督管理,指导业主依法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修理、改造、更新电梯。

4.全州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对增设电梯方案是否满足规划要求进行审查,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

5.全州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加强本行业内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督促使用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商务部门负责督促酒店(住宿业)、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农贸市场等行业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督促权限范围内客运车站等行业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教育部门负责督促学校、幼儿园等行业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并将电梯安全知识列入学校、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乘梯。

卫健部门负责督促医疗机构等行业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文旅体育部门、林草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负责督促展览馆、体育场馆、公园、景区等行业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民政部门负责督促养老机构等行业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民宗部门负责督促宗教场所等行业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工信部门负责督促工业企业等行业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公安部门应当依法查处故意损毁电梯设施、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

消防救援机构督促电梯使用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协同有关单位开展电梯安全事故救援。

通信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并督促各基础电信营运企业推动全州电梯轿厢内移动通信信号网络全覆盖。

保险监管部门负责指导保险机构优化电梯保险项目,探索适合电梯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做好承保理赔服务,并对承保电梯安全责任险的保险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其余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督促本行业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落实电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和配合协调工作。

(二)全面落实监管责任

1.加强电梯使用单位的监管。一是全州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督导使用单位做好日常巡检工作,确保电梯门故障、轿厢异常抖动、“滑梯”等常规问题能早发现、早排除,杜绝小患酿大;二是全州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督导电梯使用单位监督好电梯维保行为,检查电梯管理人员监督维保行为的情况,杜绝监督流于形式;三是全州各级住建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费+维保费”进行分账管理,2025年底前,全面实现物业即时向小区居民公布电梯维保合同和维保费用的收支情况。

2.加强电梯维保行为的监管。州内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查严管维保乱象。一是强化维保质量。2025年底前,全州层面联合黔南州电梯行业协会或者州外行业协会开展一次维保资质审查,不满足获证条件的,依法处理,有关情况推送至物业和业主。二是强化优胜劣汰。市场监管联合住建、社区、电梯行业协会等单位,2025年底前,鼓励每个住宅小区(特别是投诉较多的小区)督促物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聘用社会反响良好的电梯维保单位,或者同时聘用优质维保单位和其它维保单位进行良性竞争,以便业主和物业将电梯故障率、困人率、维修率、应急救援服务等对比后作为择优续约的考量。三是强化执法查处。2025年起,对在用电梯故障率高被群众反复投诉等情况,积极协调电梯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核实工作,对核实为虚假维保、无证挂靠、以修代保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进行严厉查处。四是强化联合惩戒。将维保企业行政处罚、事故责任追究、提供虚假许可信息等失信记录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3.加强部门齐抓共管。一是信息共享。2025年起,州内各行业主管部门、基层政府、社区日常要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电梯管理信息,住建部门、其它行业主管部门要将电梯管理情况纳入物业企业或其它电梯使用单位的考核体系,对其失职行为即时进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移送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处罚。2025年底前,通信管理部门要全面推进电梯轿厢内通信信号全覆盖工作并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通报推进情况。二是问题共商。2025年起,州内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同级相关部门每年进行一次以上的电梯安全工作会商,针对电梯安全监管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发挥齐抓共管效能。三是问责共行。市场监管、住建、其它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作风整治工作,及时向纪委监委移交全州电梯运行安全管理职责过程中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推动基层政府、相关单位认真履职。

三、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一)压实使用单位职责

按照《贵州省电梯条例》明确电梯使用单位。电梯使用单位应当签订维护保养合同,聘用有资质的单位对在用电梯实施维护保养并予以监督;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和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设置电梯应急救援电话,保证电梯运行期间专人值守;制定电梯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对公众聚集场所电梯,每年至少与维护保养单位协同进行1次应急演练;组织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

(二)规范物业企业运行

1.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监督物业企业做好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督导物业企业在电梯内外张贴简明易懂的安全提示;督导物业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工作;督导物业监督好电梯维保行为;2025年底前,指导物业全面投入电梯安全责任险。

2.住建部门、市场监管负责监督物业企业完善电梯日常管理工作机制。物业企业建立日巡查、日清洁制度,降低电梯故障率;加强电梯机房安全管理,配备机房门锁;必须保持五方对讲设备畅通,强化监控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时发现电梯困人、不文明使用等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激发社会参与活力

(一)发挥社区、村(居)民委员会监督效能。督导住宅电梯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配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住宅电梯的知识宣教、矛盾化解等管理工作,参与隐患协调处理和协助救援,2025年底前,配备到位电梯协管员,负责电梯日常巡查,发现问题隐患及时上报。

(二)发挥业主监督效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发挥行政部门公众号、黔南州电梯行业协会公众号等网络宣传效力,通过“进家庭”“进社区”等线上线下并进的宣传方式,让群众常态化清晰知晓安全乘梯知识、电梯的风险点、日巡制度、维保周期、不正常故障情形、业主对电梯的监督义务等内容。

(三)发挥业委会监督效能。由属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市场监管部门配合,梳理业主委员会电梯管理履职的依据清单,由业主委员会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在显著位置或者通过网络如实公示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和电梯检验检测、改造修理、维护保养、运行管理等相关信息。对电梯投诉多、故障率高的小区,业主委员会未认真履行职责的,应当及时建议召开业主大会临时会议程序调整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发挥电梯协会行业自律效能。2025年底前,要引导电梯行业协会发挥应有效能。一方面,州县两级市场监管局要培育壮大黔南州电梯行业协会和12县(市)分会,一是创建“黔南州电梯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增加协会的线上影响力。二是制定完善维保行业服务标准,明确维保项目,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等内容,大力培育“维保示范单位”。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参与问题电梯的调查核实,配合社区、办事处、住建部门、市场监管部门鉴定电梯故障频发的原因。四是应行政部门邀请派遣行业专家参与电梯监督检查,及时反映电梯行业各类乱象,为全州电梯监管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州县两级住建局要倡导应用都匀市先行先试的经验,制定并优化州电梯行业协会参与审核把关电梯维修改造活动中申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机制,实地核查是否应该大修、报修的配件价格是否虚高等工作,有效打击电梯“以修代保”的生存土壤和房屋维修资金的无端流失。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县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电梯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持续增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治站位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全面履行电梯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二)聚焦重点。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住建部门要聚焦住宅小区电梯管理,重点关注安置小区电梯问题,以故障频率较高、影响正常使用的电梯作为安全监管重点,加强突出问题的研究和化解。

(三)抓常抓长。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各地电梯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强化电梯安全的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逐年总结和优化本方案提出的工作措施并常态化、长效化地贯彻落实。

  •  黔南州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5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