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南水北调受水区近八成县域建成节水型社会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09:00
京津冀南水北调受水区近八成县域建成节水型社会
本站讯 为推动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区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切实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海河水利委员会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职能作用,持续加强京津冀南水北调受水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跟踪指导,截至2023年,京津冀南水北调受水区近八成县域已建成节水型社会。
海河流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受水区,南水北调水已成为流域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中南部城市的重要水源。按照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区全面节水的指导意见》部署要求,到2025年,受水区县(区)级行政区须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33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5立方米以内,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超过55亿立方米。海委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部署要求,协同流域京津冀南水北调受水区各级政府,坚持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有力有序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及时跟踪指导建设工作,并于日前组织开展建设情况资料整编,形成建设台账,动态更新完善,做到建设情况实时掌握、全面掌握,为有针对性开展跟踪指导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据统计,截至2023年,京津冀南水北调受水县(区)共132个,累计建成节水型社会102个,建成率77%。其中,北京市受水县(区)11个,累计建成节水型社会11个,建成率100%;天津市受水县(区)15个,累计建成节水型社会15个,建成率100%;河北省受水县(区)106个,累计建成节水型社会76个,建成率72%,其中尚未建成节水型社会的10个县(区)已通过2023年省级审核,其余20个县(区)计划2024年完成建设工作。2023年京津冀受水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分别为7.57、18.8、48.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4.92、8.6(天津市全域)、10.58立方米,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为31亿立方米。
下一步,海委将持续跟踪流域京津冀南水北调受水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切实强化监督指导,力争尽快实现建设目标,推动受水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再上新台阶。
来源:水利部网站 作者: 责编: 菅贞贞